English

由“及锋而试”想到的

1998-06-15 来源:光明日报 李显深 我有话说

“及锋而试”这个成语出自《汉书·高祖纪》。原文是:“军士吏卒皆山东之人,日夜而望归,及其锋而用之,可以有大功。”本意是,乘军中将士还有锋锐之气,就应当及时用之。后引伸为对青年人要及时擢拔,不要等到他们棱角磨平,锐气耗尽再使用,避免人才消沉懈惰,庸碌无为。这是古代非常重要的一条用人之策。

可是,从历史上来看,“及锋而试”的用人之策,并没有被所有当权者所采用,有相当一部分青年,被论资排辈者的迂腐用人之道所埋没,往往造成人才青黄不接,甚至出现一臣亡而国倾,一将损而境难保的悲惨结局。前车之覆,后车之鉴”。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:当前“最大的事情是选拔中青年干部”。他要求“老干部要把这个问题当作第一位的任务来解决。”然而时至今天,解决这个问题,仍遇到不少非难,什么这个人不成熟啦,太幼稚啦……品头论足以种种借口压制青年人的成长。有道是“芳林新叶催陈叶,流水前波让后波”,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。“天降大任于斯人也”,历史上一批批青年脱颖而出,真正成大气候的正是这些雄姿英发生龙活虎的青年。

纵观国史,自古英雄多出于青少年。东周末期,秦王赢政拜12岁的甘罗为上卿出使赵国,妥善解决了秦赵两国的争端;秦始皇22岁亲政拔除吕不韦等毒瘤,38岁兼并六国,一匡天下。西汉霍去病18岁以“票姚校尉”的称谓,随舅父大将军卫青北击匈奴,不久,汉武帝拜20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统领万众之师独当一面。三国时,诸葛亮26岁向刘备作“隆中对”,定天下三分之策,出山辅佐刘备,用兵如神,屡建奇功。周瑜33岁官拜大督都之职,和诸葛亮统领孙、刘联军大破曹操百万雄师于赤壁,奠定三分天下鼎立之局。唐朝李世民18岁随其父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,27岁发动玄武门之变,登上皇帝宝座,励精图治,使唐王朝发展到极盛时期,获有“贞观之治”的美誉。明代戚继光28岁成为抗倭名将,首开抵御外虏,保我中华之范例。郑成功22岁起兵抗清,38岁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,是第一个敢于同列强作战,收复国土之雄杰。清朝第四个皇帝康熙15岁智擒权奸鳌拜,17岁平三藩之乱,以其辉煌的政绩开拓了今日中国之疆域。我国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,有好多人是二、三十岁担任师旅长的,他们正是在这风华正茂的年龄,纵横驰骋沙场,指挥千军万马驱逐日寇,埋葬蒋家王朝的。

“雏凤清于老凤声”。自古及今,英雄业绩,多创于青少年时期。我们今天的各级领导干部应以史为鉴,多多提掖后生,重用新秀,实乃事业兴盛之必要,开拓新局面之所赖也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